苏州河上桨声激荡,百年赛艇文化在这里续写新篇章。10月3日,2025年上海赛艇公开赛圆满落幕,苏州河畔再一次见证了这场精彩绝伦的水上竞技。作为一项经过五年打磨的年度赛事,它已不仅仅是一项比赛,更成为秋日上海独树一帜的城市乐章,也是一张极具吸引力的体育名片。

自2023年首次对全球选手开放以来,今年的赛事进行了全面升级,与赛艇世锦赛形成了“双赛联动”的新格局。众多来自澳大利亚、波兰、美国以及希腊等赛艇强国的顶尖选手齐聚苏州河,为这场水上盛会增添光彩。波兰选手西蒙·托米亚克通过自己固定在鸭舌帽上的运动相机,从第一视角完整记录了比赛的精彩瞬间及周围的城市风景。他兴奋地表示,苏州河两岸繁华的摩天楼群让他感受到与波兰截然不同的风光,整场比赛犹如一场别开生面的视觉旅程。
同样为这座城市的赛艇比赛而深深触动的,还有新科世锦赛男子单人双桨冠军、希腊选手斯特凡诺斯·恩图斯科斯。作为经过世锦赛洗礼后的强手,他在上海的水域中找到了别样的放松与激情。他在赛后提到,“从世锦赛转战到这里,这座城市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非常期待未来有机会再次回到这条美丽的赛道。”
今年的男子单人双桨500米城市冲刺赛吸引了多位世锦赛顶尖选手参赛,其中竞技的激烈程度令人瞩目。在六位精英选手的对决中,中立运动员亚乌赫尼·扎拉特摘得桂冠,而恩图斯科斯与立陶宛选手吉德里乌斯·别利亚乌斯卡斯则并列亚军。这场比赛堪称扎拉特的绝地反击——仅仅数日前,他在世锦赛上以微弱差距落败给恩图斯科斯,此番却成功实现突破。正是这样的比拼,让赛艇运动在这片水道上达到全新高度。
除了国际明星选手的精彩表现,本土的赛艇传统也在苏州河黄金水道上不断传承。同济大学赛艇队队长陈治宁带领队友获得了男子八人单桨有舵手4.2公里追逐赛高校组冠军,从未接触过赛艇的“门外汉”变身为高校赛场上的佼佼者。他们的成功离不开学校深厚的赛艇文化,队员们每天清晨的刻苦训练,以及节假日期间的高强度外训更铸就了他们的实力。同济赛艇队自2021年赛艇公开赛创办以来,每一届比赛都坚持参与,与这项城市赛事共同成长,书写了高校赛艇运动蓬勃发展的典范。
与此同时,还有一些外籍人士也在上海的赛艇赛场上收获了属于自己的成长与感动。已连续四年参加上海赛艇公开赛的巴西人桑立辰便是其中之一。从一名普通参赛者到赛艇俱乐部的专职教练,他见证了赛艇运动在上海的普及与发展。桑立辰回忆道,刚来到上海时,赛艇氛围远不如现在浓厚,而如今,桥上与岸边为选手们加油的呐喊声此起彼伏,这项小众运动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他的努力也不止于赛道上,而是将赛艇文化带入校园,向更多人推广这项运动的魅力。

上海这座由水而兴的城市,与赛艇运动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自1863年上海划船总会在苏州河畔成立至今,赛艇文化在这片水域上留下了无数历史的印记。从20世纪50年代全国首批赛艇队的孕育,到水上运动场的扎根,再到如今一年一度的国际化公开赛,这项优雅而充满力量的运动早已深深镌刻在城市发展的长卷之中。未来,随着更多赛事的到来,赛艇将继续与上海紧密相连,谱写水上华章的新篇章。